当前位置:首页 > 护路文化 > 正文内容

(书香警营)“ 骚动”是改革创新的源动力 ——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读后感

来源:随州市   |  通讯员:刘开文  |  2020-11-15      阅读:19444
摘 要:最近读了作家刘玉民的长篇小说《骚动之秋》,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为背景,描写了“农民企业家”岳鹏程与父亲岳锐、与儿子岳羸官之间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碰撞引发的系列矛盾,揭示了农村改革应当如何推进的问题。读过之后,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骚动’是改革创新的源动力”。

IMG_8815.jpg

最近读了作家刘玉民的长篇小说《骚动之秋》,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为背景,描写了“农民企业家”岳鹏程与父亲岳锐、与儿子岳羸官之间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碰撞引发的系列矛盾,揭示了农村改革应当如何推进的问题。读过之后,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骚动’是改革创新的源动力”。

先说岳锐的“骚动”。岳锐是一位党的高级干部,年青时恰逢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齐鲁大地,因为一时的热血“骚动”,带领几个年青人拉起抗日游击队,成长为威名赫赫的“红胡子司令”,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解放后先后担任县级、地级领导,成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改革开放时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党的改革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可以说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不为自己谋半分私利,是一位“甘祖昌”式的好干部,也是无数老一代共产党员的真实化身。

再说岳鹏程的“骚动”。岳鹏程虽然有一位当高官的父亲,但他没有沾父亲一点光,很小的时候就跟爷爷居住在农村,替父尽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黄海之滨时,退伍军人岳鹏程因为一时热血“骚动”,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农民,利用村里多年积累的800元家底,经过几年打拼魔术般的变成几千万元的集体财富,让全村村民提前解决温饱并进入小康社会,他也成为名燥一时的“大能人”和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在事业成功的时候,他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兼俱了那个时期“农民企业家”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成为一个既受人尊重又令人讨厌的人——他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又过于专横、独裁霸道;他爱淑贞,冲破阻力与她结为夫妻,却又与秋玲保持着婚外情关系;他敬重父亲和肖云嫂等老一代共产党人,却又对他们为官几十年不能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而不屑一顾;他赏识儿子羸官的胆识,却又处处与其作对,设置障碍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大邱庄“庄主”禹作敏的影子,一位颇具争议的“改革者”,他们都是改革之初那个年代的产物,无论怎样,他们对推动农村改革和时代向前发展起到过不可或缺的作用。

再说岳羸官的“骚动”。作为一位年轻的改革者,因为看不惯父亲岳鹏程的霸道作风和处事方式,一时“骚动”愤而离家来到马雅河对岸的小桑园村,另起炉灶开始自己改革创业。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多种路子,“摸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的探索真正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为农村改革趟出了一条新路子。他的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成为农村改革的“希望之星”。

综观岳氏三代的历史功绩,都蕴含着一个“骚动”在里面。祖父岳锐因为“骚动”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父亲岳鹏程因为“骚动”走上致富之路,之所以不说是改革之路,因为他没有多少革新之举,仅仅依靠“野路子”使集体经济壮大而已;儿子岳羸官因为“骚动”走上真正的改革之路,虽然荆棘丛生,他却走的那么自信,让人们对农村改革充满希望。

种子如果不“骚动”,便没有了秋天的硕果累累,如粪土一般埋在地里;人如果不“骚动”,便缺失了理想和追求,变得行尸走肉一般;中华民族如果不“骚动”,便难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创新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会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铁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分析研究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新时代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沿线治安稳定。

我们要像岳氏祖孙那样,怀揣一颗“骚动”之心,全身心投入到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之中,积极探索和推进铁路护路工作智能化建设。要通过自学、互学、自修等形式,进一步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计算机网络运用、现代通讯、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建设与运用必需的专业知识,为智能化护路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在铁路沿线建设广布“天眼”,不断提升科技护路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护路工作中的应用,加快护路联防工作智能化建设,全面推进智能感知设备、智能指挥平台、智能管理考核系统的建设应用,不断提升护路工作管控水平,为维护铁路安全稳定筑起坚固屏障。


微信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